【非常醫生】因范上達教授一句話直闖肝癌研究 邱宗祥醫生見證肝癌從無藥醫變長期病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2/03/30 16:03

分享:

分享:

邱宗祥醫生從英國內科腫瘤科受訓後,打算集中火力治乳癌、肺癌,卻被3位名醫力邀參與當年「無藥醫」的肝癌。

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學生時代最愛電腦科,父母覺得行醫更有作為,於是他轉跑道讀醫科。從英國內科腫瘤科受訓後,打算集中火力治乳癌、肺癌,卻被3位名醫力邀參與當年「無藥醫」的肝癌。

兩次無心插柳,沒有鋪橋搭路,卻讓他走進熱愛的醫學科研路,多項研究為病人帶來新希望。

當年中學電腦科出眾的邱宗祥醫生,最愛埋首寫程式,一心想到美國讀電腦,惟他的父母不贊成他讀這科,覺得讀醫較好,他亦如爸媽寄望,入讀港大醫學院。

邱宗祥指本港肝癌患者多為60歲以上人士,但年輕至40歲多歲也非罕見。(周美好攝)

「其實我性格坐唔定,若你要我坐定定對住部電腦10個鐘,我怕自己會發癲。做醫生能同人傾下計,更適合我,因為我算是多嘢講的人。」

讀醫科沒他想像中困難,很多東西都是用腦牢記,初時更覺得這科沉悶。「我始終是個愛innovation(革新)的人,讀醫時你必須跟隨前人腳步,偏離少少都不能。因此我較喜愛做研究,與我愛創新的個性不謀而合,我亦因此行了一條以醫學研究加上醫人的路向。」

親人患癌成選專科契機

他當實習醫生時,打算兩個專科選其一:一是腫瘤科、另一是腦神經科。「後者十分有趣味,但可惜是你發現了病,當時卻苦無相對治療方法,只能確診階段,幫不到病人。」適逢腫瘤科在新治療方面推陳出新,加上他有親人在當時患上癌症,心想本港癌症服務可更進一步。「我2000年做實習醫生,比起外國治癌仍算落後,希望自己在這方面有所貢獻。」

邱醫生臨床研究無數,涵蓋肝腸胃科,晚期肝癌免疫治療研究是他得意之作,沒想到加入肝科他是無心插柳、因緣際會。當年他是瑪麗第一個培訓出來的內科腫瘤科醫生,到過英、美受訓。從英國返港後,磨拳擦掌打算集中鑽研乳癌及肺癌藥物治療,有日被外科教授范上達、盧寵茂和潘冬平游說力邀,他們說瑪麗醫院需要肝癌研究醫生,問他可有興趣。「其實那刻我有猶豫,直說肝癌沒藥醫啊!范上達教授說:『如果你叻,可以創造新天地出來。』難得他們3個如此看得起我,我就盡量去做。」一句話,邱醫生便栽進肝癌研究領域。

香港肝癌分期系統及治療指引是根據瑪麗醫院自1995年至2008年超過3,800例肝癌的數據作出統計分析而建立,邱宗祥醫生有份參與其中。(相片:港大醫學院)

肝癌分期系統成國際指標

在3位教授帶領下,和邱醫生熱愛研究創新那團火,便與藥廠合作開展不同研究,並建立了全亞洲首個具治療指引的肝癌分期系統,名為「香港肝癌分期系統」(Hong Kong Liver Cancer(HKLC)Staging System),成為全球在治療肝癌的新標準指引。

之後免疫治療用於癌症治療嶄露頭角,在晚期肝癌免疫治療他是主要研究者(Main Researcher),這研究在《刺針》醫學期刋發表,他可算是香港研究免疫治療用於晚期肝癌的第一人。

他不諱言做免疫治療之初,藥物太新,對病人有多大幫助並不清晰,藥物幾時對病人失效,更無從知悉。「後來我們發現,免疫治療副作用較少,有病人更能完全康復,令我們也欣喜不已。做了七、八年腫瘤科醫生,都未見過末期病人可以好返。」

他到美國三藩市參加交流活動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癌症成為長期病

一直走來,邱醫生見證著肝癌由無計可施至目前有手術、標靶藥、化療及免疫治療等選擇,醫學躍進,讓病人帶來曙光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免治療治肝癌,又核准免疫加上標靶藥雙管齊下,根據他和研究團隊的研究基礎,於2020年把雙免疫治療用在肝癌上。「回想以前,病人一確診肝癌,存活率僅三、四個月,現在病人使用免疫治療、標靶藥或混合治療,有機會可以醫好的。一綫治療無效,還有二綫、三綫,這5年的肝癌藥物發展令人鼓舞。一部分肝癌病人有適當治療,縱使無法完全根治,也將它變成長期病來治理。」

邱醫生參與大學講座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屈指一算,邱醫生行醫23年,最印象深一個個案,是四、五年前有一個肝癌病人,病情已嚴重至臥床,肝功能極低,黃疸指數高達200多(正常值為10),預計壽命僅約莫3個月。盡管希望渺茫,病人卻對他說:醫生你放膽去醫,覺得有效果就去試。以免疫治療對治,時間過了半年,病人由患上肝癌並擴散至骨和肺,這些已擴散的部位癌細胞消失,原發的20多厘米的肝腫瘤縮小至12厘米,以手術切除後,外科醫生問邱醫生是否弄錯病人,因為那12厘米的腫瘤,沒半點癌細胞蹤迹。現在病人生活已如常,第一天重返工作崗位,同事以為見鬼!

見盡奇難雜症,以上個案仍令邱醫生欣慰。「類似病人多捱不了一、兩個月,以上病人確是極幸運。」

不同療法  相輔相成

醉心醫學科研的他,步伐一直沒有停下,與瑪麗醫院內科腫瘤團隊參與不同的肝癌研究,除了免疫治療,期望把免疫加標靶混合療法、雙免疫療法成為一綫治療。「期望免疫治療用於肝癌上,亦可用於前期癌症病人身上,因一些肝癌病人盡管接受了手術切除腫瘤,惟復發率高,我們剛完成一項研究,為早期肝癌病人進行切除手術後,使用一年免疫治療來減低復發率。」

邱醫生是國際醫學年會的演講嘉賓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他強調肝癌治療上,免疫治療和標靶藥物同樣重要,兩者混合使用亦能相輔相成。「過往病人只會用一種治療方式,但現在病人幸福得多,一個治療作用不大可嘗試第二種,甚至第三種治療。」

他說大部分肝癌病人都適合免疫治療,有誤解以為肝功能差病人不適合此療法,有研究最近發布,肝功能差至第二期,免疫治療對其效果也顯著。不適合免疫治療者包括有自身免疫力問題、曾進行器官移植並服用排斥藥物者。

本港肝癌患者之中便有8成個案是由乙型肝炎引起,他提醒乙肝患者需每4至6星期抽血檢測肝酵素,每年進行肝臟超聲波掃描,以監測病情。

記者:周美好